在台灣50到55歲的中年男性,勞動參與率至2016年已逐年減少7.5%。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得出來,台灣企業對中年求職者並不友善。但這個年紀的中年男性,大多父母已年邁,還有很多人的孩子正在念大學,經濟壓力與失業的挫折,無疑是雙重打擊。
今年剛滿50歲的鋒哥,原先在外商公司擔任教育訓練高階主管,負責管理整個部門二十幾個人,私人辦公室就在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基隆路交叉口。
外商福利好、業績成長、人力發展都超乎英國總公司預期。孰料一場雷曼兄弟金融風暴,子公司直接換了本土老闆接手,一夕之間外商變內商,公司改組縮編,瞬間就沒了位子。
二個孩子還在唸國中,房貸還有10年要繳,勢必要趕快找到下一個位子才能負擔起家庭每月的開銷。
原先認為自己有豐富經驗,又能在職位上立即上手,應該可以很快接軌新工作,沒想到履歷一封封寄出去,卻石沉大海。
經濟壓力再加上不斷的自我否定,讓鋒哥幾乎失眠到快得憂鬱症。
其實鋒哥這樣的情形並不少見,大多數主管不願意找比自己年紀還大的屬下, 理由不外乎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