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最理想的退休方法

你,想幾歲退休?


你,想幾歲退休?


提早退休,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,能夠早點擺脫數不清的冗長會議、沉重的工作壓力、每個月績效數字的追趕、複雜的辦公室政治,還有隨著年齡增長帶來的危機感...等等的薪水帶來的副作用,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,活回自己該有的面貌。擁有夢想是件美好的事,如果能設定個目標,它就會變得更加真實,所以,想提早退休的你,有沒有想過想在幾歲時退休?40歲?50歲?還是60歲?如果沒有概念,沒有關係,提供你一個數字參考,根據主計處統計,國人平均退休年齡約61歲,如果以這個平均標準來看,你期望比一般人提早退休,你肯定要比其他人更早做準備,才又可能突破這個平均數。退休的關鍵,完全取決在「你何時能達到財富自由?」當你達到收入與生活品質平衡的狀態,你需要為了薪水工作的動機也就會消失,邏輯很簡單,但,要怎麼達到財富自由?


先想想,你退休後的生活費


首先,你可以很慶幸,有很多上班族都是要到年紀大、快退休時,才開始關心自己退休之後可以領多少,而你已經比他們早了好幾步。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,退休時,他可以可以向國家請領兩種退休金,分別是雇主按月提撥6%所累積的個人退休帳戶的「個人儲蓄帳戶」,和參加勞工保險,到了符合退休資格,可以選擇一次領或是每月領的「勞保老年給付」。

不管是哪種來源,跟近八成的上班族一樣,他們都是你「存出來」的,退休後都是靠「老本」在生活,那,誰能存的越快越多,誰就能越早畢業,對吧?這,就是近幾年「被動收入」爆紅的原因,靠死薪水節流存錢,遠不如開原來得快,就像建造水道蓄水一樣,讓現金流匯聚成你理想退休生活的現金池,建造得好,甚至你退休後都還能保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。而要打造被動收入,所有人都知道「時間複利」的威力,同時,還要考量風險。

收入 vs 風險,哪種方式好?

時下最熱門、討論度最高的被動收入,包含「存股/ETF」和「聯盟行銷」。「存股/ETF」,等同於拿錢投資在你喜歡的企業身上,作為一個股東,讓市場上的成功人士「為你賺錢」,當他們的企業績效看好,你有機會因為股價的上漲賺到價差,或是企業每年分給你配股或配息,但,既然是投資,你的眼光決定了你的辛苦錢會不會如願的倍數放大,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市場敏感度,只想買低殺高的人,都會變成被大戶宰殺的「菜雞」。「聯盟行銷」,是社群網路獨有的模式,透過口碑行銷的概念,許多廠商願意拿出產品利潤的一部分,提供給能帶動他產品曝光或銷售的網路意見領袖,部落客、播客、網紅基本上都有利用這模式賺錢,靠著網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特性,能夠達到創造被動收入的效果。當然,這得要在個人品牌營造、網路行銷技巧、社群數據分析、議題操作、相關專業知識....等等多面向的「價值累積」,才能你成為影響消費者的網路意見領袖,某種程度上,等同於你是在自行創業,打造自己的品牌,創造長期的收入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,一種難在要能掌握大市場趨勢、企業財報和未來走向,一種難在個人能夠利他的價值得不斷累積,維護品牌形象,學習成本高。

其實,還有更穩當的做法

聰明如你一定知道,沒有絕對零風險的投資,願意付出努力爭取提早退休的你,真正想找的是可行辦法中,風險相對較低的做法,好消息是,確實有更安全平穩的被動收入打造方式。這種模式,符合財富金三角理論(Wealthy Triangle)的三個要件(高價值技術、可規模化、高獲利),它的產品適用幾乎所有年齡,從幼兒到老年都可使用,且符合人們害怕損失的心理,在人們碰到預料之外的風險時,它能彌補人們在經濟上的損失,加上這種商品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、證照和政府主管機關法規限制,全台灣800萬勞動人口,只有不到5%是你的競爭者,而且它的收入特性屬於倒吃甘蔗型,經營到越後面,被動收入的比例就越高,最高可望達到60%。 你如果以為我要推薦直銷業,那你可真的誤會了 ,這個模式,只有「保險業」能夠做到。

靠專業創造被動收入?聽聽行家怎麼說

錠嵂保經在台灣保險業經營超過30年,全台業務人員數超過3千人,統計內部資料,業務同仁若達主任階,平均年收約50-60萬元,襄理階平均年收約80-100萬元,經理階平均年收破200萬元,其中,經理階被動收入平均約占60%。也就是說,經理階每年的收入中,有超過100萬元是會自動流進帳戶的現金流,這條現金流,是憑著保險專業、服務客戶數和時間的累積而成,在建立的同時,幫助客戶找尋到符合預算考量,以及能解決像是醫療費、薪水收入損失等等人生風險擔憂的保險商品組合,重點是,它是合法創造出來的現金流,保險業是受到金融政府機關管理的行業,需要考取證照,且要遵循法規銷售。一條能為你累積專業、人脈、合法,且正向助人的現金流,就像找到績優股存股一樣,只有開始訴諸行動,才能累積時間複利的威力。以錠嵂過往經驗,一般經由教育訓練系統培養,穩穩地一步步前進,大約半年內能晉升主任,也就是說,只要有教育訓練系統輔助,把專業基礎打好,半年的時間,你就能達到月收入4-5萬元的水準。

做保險經紀人真的有前景!

根據壽險公會統計截至2019年9月,全台灣壽險業務員(含保經、保代)共386,539人,相較2018年年底380,019人,增加了6,520人,成長幅度達1.7%。你是不是覺得才1.7%就拿出來說嘴,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,細節來看,壽險業務員的人力變化,整體增加的6,520人,有高達86%,也就是5,624人,去了保經通路。這意味著,雖然整體外觀看好像很平靜,只微幅成長了1.7%,但人往高處爬,有市場趨勢前景的地方,就是人群移動聚集的所在,所以,整體壽險業人力雖然只微幅上升1.7%,實際細看,其中近9成都去了「能販售多家商品、站在保戶立場銷售」的保經公司,這,才是市場趨勢的真貌。

我知道,想行動的你還有兩個擔心

有前景的行業,年收百萬的機會,教育訓練系統幫助你半年的時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,還缺什麼?你應該是擔心「沒能力、沒人脈」吧?會這麼想,你肯定是一個謹慎的人,沒錯,選擇累積財富的工作確實是審慎,尤其是要能讓客戶完全信任的金融保險業,更需要你像你這樣特質的人。能力不是問題!錠嵂擁有受國家級獎項肯定的人才培訓系統,就算你沒有保險經驗,也不必擔心,此外,錠嵂還有專門提供給新人的CEO培訓課程,三個月的時間教會你保險專業和行銷技巧。根據內部統計,只要遵從訓練順利完訓,平均月收就有5萬元,若你也想參加這樣的課程,教你保險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能力,助你在保險業打下穩固的基礎,打造被動收入,請點此

提早退休的第一步,找到你的客源

錠嵂的教育訓練幫你獲得「高價值的專業技能」,有了好貨,當然要能找到買家,才能開始建造現金流。「起步時,人脈從哪裡來?」當你問起這個問題,恭喜你,你已經碰觸到業務工作的核心,專業技術可以訓練,但人脈得靠經營,如果不想從親朋好友起手,是不是就有種無路可走的無助感?我們懂你的擔心,也百分之百的認同人脈細水長流的經營技巧,絕對是保險業長久經營的關鍵,每個加入錠嵂的夥伴,都會問跟你一樣的問題,也因為我們懂,所以我們願意協助加入錠嵂的夥伴學習這個「人脈經營的入門技巧」,幫助你先挖掘出第一條水道,然後由你創造出第二條、第三條。我們將會教你獲得「保險事業起頭一百筆名單」的方法,包含:從哪裡獲得?該怎麼說?該怎麼經營?這些名單能帶給你什麼價值?這些,我們都可以教你,絕對不只是單純親朋好友全部Call一輪這麼簡單。我們會指派具備實戰成功經驗的教練協助你,但,實踐的部分必需要由你執行,獲得的成果才是真真正正屬於你自己的,記得,想要提早退休,你得比別人更加努力才有機會,這是一個財富自由的絕佳機會,不僅可望提高收入,還能擁有近六成的被動收入,讓你越做越輕鬆,只要點擊下方的按鈕,呼喚我們來幫助你吧!

撰文者:錠嵂保險經紀人  2020.9.14

延伸閱讀

總公司:105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311號5樓
Copyright Ⓒ 2025 錠嵂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
LAW Insurance Broker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
客服專線:0800-055-970

icon_BackToTop